金瓜石有一種魔力,一種想一來再來的魔力。
我們在金瓜石,天氣雨。
好像已經成了一種儀式。
經過幾次經驗累積,倒也漸漸習慣(好像也不得不)
反正只要撐雨傘就能跑行程,再濕再滑也阻擋不了我們的興緻
我們,要來去找二座水圳橋和一條石壁小徑
國慶連假魔咒發威,勸濟堂停車場大塞車
不過,我們去的幾個點都沒什麼人,幾乎大包場
領隊真是太會排行程了啦(丟係我本人XDDD)
擠不上去,而且我們還一次4輛車,阿嬤的廚房無緣啦~
吃個午餐很不順,最後把車停在緩慢金瓜石,找食去。
好不容易找個民宿兼營的餐廳,一次只能服務一組客人,而前一組客人才剛點完餐><!!!
只好把等待時間拿來探秘境,一舉兩得呢!回去也剛好用餐,將將好
在金瓜石,雙腳是王道,才能在小巷裡穿梭趣呀
還好,一路走來雨勢都不大,小徑也不會太濕滑
走個200-250公尺,臉不紅氣不喘就抵達山尖古道上全台唯一的三層橋「外九份溪圳橋」
三座橋,三個年代,三段歷史,三個故事
上:日本人在水湳洞興建選煉廠,因煉銅需要使用大量的工業用水,為了引水運至下方的製煉廠而建造的水圳橋
中:山尖路觀光步道為水泥建造的行人橋,為本館健走活動及水金九地區每年的媽祖出巡活動必經的道路之一
下:人行石砌小拱橋,窄狹且已被荒草層層覆蓋,是最早興建的日式古橋樑
姑侄一起拍拍拍
找個最喜歡的位置,大拍網帥網美照
走過水泥行人橋,前往溪谷拍攝點,從另個角度欣賞三層橋之美
慘白的天空><!!!
如果天氣再好一點,如果不要下雨,這裡會是個很好的溪曝點
殺記憶卡的好所在,只是天公伯丫真的不夠給力啊~
也許是這幾天天氣不好,要不這兒可是打卡熱點呢!
時間差不多,準備回餐館吃午餐啦
階梯上去後右轉,還有另一處淘金體驗區
不是此行的重點,略過,原路回程。
餐後,再帶少爺小孩阿木走一趟
沒錯,金瓜石這2處秘境我都走了兩趟@@
此時的雨勢卻更大,一度懷疑是雨童咩同行的傑作
隔天才找到兇手XDDD
拍意境的。
倆小跟隨阿嬤走回餐館再步行回緩慢金瓜石,直接品嚐午茶
留我倆夫妻拍拍照,此機會不好好把握更待何時
我的御用攝影師稱號不是給假的^___^
實在是唯美啊,大師真的很會拍捏。
雖然下雨,另有一番風味,山城獨特的美
他說,這座石砌古橋最有味道
要是有帶腳架,他應該可以拍很久
最好涉溪到石砌小橋下方的石頭拍照
野薑花開一路,花香伴我們歸
再到石頭陣裡拍拍拍
但少爺對此沒特別感覺,我也沒有打開攝影眼,只好快速亂拍一通
謝謝攝影師腦公的陪伴
回民宿途中,會先經過另座水圳橋的入口
晚點再看雨勢看天氣,再決定要不要衝一波吧
緩慢金瓜石就在兩處秘境的中點
往哪兒走都很方便,重點是,超級近的啊,真的都不用500公尺
回到緩慢,其他家人都已吃完一輪午茶,很是享受
這種天氣這種溫度,好像特別適合廢在民宿裡
可是我最想去祈堂老街散散步喝咖啡呀,好懷念他們的蘋果塔
------ 分 隔 線 ------
享用完午茶,再到房間內部拍一拍,見雨勢似乎變小,把握機會來去衝一波
從登山口開始是三小段連續小小陡上的石階,小孩老人不宜啊,陡上後見到鐵管往左走
這水圳道像極了縮小版廢煙道呢!
雨後濕滑,拍照請注意安全。
續走,這S彎道好美呀~
你砍砍你砍砍,撐著雨傘也是要來走一遭
邊走邊找尋攝影人走出來的路,那兒才是今日的重點
欲觀賞水圳橋與瀑布的最佳角度,尚需穿過比人高的芒草堆
請注意:來訪請著長褲及外套,以免破相啊~~~
嘖嘖嘖,這畫面有沒有很犯規,好一幅美麗的山水畫
「內九份溪圳橋」與橋下的飛瀑完美呈現眼前
水圳橋已廢棄,而且是給水走的路,不要再問我人能不能走上去囉~
拍完水圳橋+瀑布,緊接而來的是另一個重點:金瓜石摸乳巷
巨石被從中鑿開,石塊也是後來才舖上供人行走
石壁小徑寬度不大,兩側遊客行走多得錯身而過,因而被稱為「摸乳巷」
包場。好好玩
我們在這裡玩了好久,直到離開前才遇上其他遊客
名符其實的「摸乳巷」XDDD
走過摸乳巷,與內九份溪圳橋的距離更近一些
拍不出很驚險的畫面,照片就加減看唄!
時間不早了,準備散步回民宿
這個角度看緩慢金瓜石也超美
隔天,把握check out前的時間,把少爺再抓來摸乳巷一次
啊~其實是因為房價高,太享受,捨不得太早check out
反正第三天雨勢更大,好像也沒什麼行程可以跑
啊,對啦,我前一天忘了帶腳架,今天是衝著水圳橋和瀑布來的
還好再補拍一次,這水量很可以,因為夜裡雨不停啊~
雖然我們夫妻倆拍得有點狠狽全身濕
少爺終於看透了我的心思,人家也要網美照啦~~~
奇也怪也,昨天的雨量明明很OK,今天少爺一來,雨勢越來越大,石壁小徑也積水了呢!
最後附上地圖,建議將車子停在金福宮,就可以一路走到三層橋囉~
(2020-10-10~11)